大金牛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金牛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金牛草,中药材。为远志科植物华南远志PolygalaglomerataLour.的带根全草。具有祛痰,消积,散瘀,解毒的功效。主治咳嗽咽痛,小儿疳积,跌打损伤,瘰疬,痈肿,毒蛇咬伤。

别名

肥儿草、蛇总管、鹧鸪茶、金不换、紫背金牛、大兰青、大金草、午时合、疳积草、厚皮柑、大金不换、大金不换草、坡白草、金牛远志、多年红

性味归经

辛、甘,平;归肺、脾经。

化学成分

全草含赛菊芋黄素、金不换内酯、金不换新内脂、羟基华远志内酯和羟基华远志内酯甲醚。此外,尚含1.47%的皂苷及黄酮化合物。

形态特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0-50cm。根粗壮,橘黄色。茎基部木质化,枝圆柱形,绿色,被卷曲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约1mm,被柔毛;叶纸质,倒卵形,椭圆形至披针形,长2.6-7cm,宽1-1.5cm,先端钝,具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微反卷,疏被短柔毛;主脉在上面具槽,下面隆起,侧脉少,背面不明显。花两性,总状花序腋上生,稀腋生,长约1cm,花少,密集;萼片5,绿色,宿存,外面3枚小,卵状披针形,长约2mm,具缘毛,里面2枚大,镰刀形,长约4.5mm,具缘毛;花瓣3,淡黄色,白色带淡红,基部合生,龙骨瓣顶端背部具2束条裂的鸡冠状附属物;雄蕊8,花丝长约3mm,1/2-3/4以下合生成鞘,无缘毛,花药棒状卵形,顶孔开裂;子房扁圆形,直径约1mm,具缘毛,花柱弯曲,先端马蹄状弯曲,柱头嵌入其内。蒴果圆形,直径约2mm,先端微凹,具狭翅、缘毛。种子稍扁,长圆形,黑色,长约4mm,被白色长柔毛,种阜白色,具3短裂膜质的附属物。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南及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祛痰、消积、散瘀、解毒的功效。

主治

咳嗽咽痛,小儿疳积,跌打损伤,瘰疬,痈肿,毒蛇咬伤。

医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散毒,止咳嗽。治蛇咬伤。根:止牙痛。”

2.《药性考》:“治儿诸疾,痧胀可药。”

3.《本草求原》:“主咳嗽痰火内伤,散热毒瘰疬。根:治疳积。”

4.《岭南采药录》:“能消腹膨胀,小儿疳积。根:止吐泻,去瘀生新。”

5.《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化痰止咳,活血祛瘀。主治虚劳咳嗽胸痛,神经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肝炎黄疸。”

6.《福建药物志》:“清热解毒,祛痰止咳。主治咳嗽,支气管炎,咯血,咽炎,肝炎,产后瘀血痛,癲痫,痈,疽,疖,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砒霜或断肠草中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