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芥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卜芥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卜芥,中药材。为天南星科植物尖尾芋Alocasiacucullata(Lour.)Schott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主治流感,钩端螺旋体病,疮疡痈毒初起,瘰疬,蜂窝组织炎,慢性骨髓炎,毒蛇蛟伤,毒蜂螫伤。

别名

独脚莲、观音莲、广东万年青、山芋、老虎耳、小虫芋、虎耳芋、狼毒、尖尾凤、野山芋、假海芋、老虎芋、大麻芋、大附子、猪不拱、猪管豆、化骨丹、蛇芋、大虫芋、狗神芋、姑婆芋

性味归经

辛、微苦,寒。

化学成分

本品含延胡索酸,焦粘酸,苹果酸,β-谷甾醇。还含有赖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另外,还含有草酸钙和皂毒甙。

形态特征

直立草本。地下茎粗壮,肉质;地上茎圆柱形,粗3-6cm,黑褐色,具环形叶痕,通常由基部伸出许多短缩的芽条,发出新枝。叶互生;叶柄绿色,长25-30(-80)cm,由中部至基部强烈扩大成宽鞘;叶片膜质至亚革质,深绿色,宽卵状心形,长15-40cm,宽10-18cm,先端渐尖,基部微凹,全缘,叶脉两面凸起。花序柄圆柱形,稍粗壮,常单生,长20-30cm;佛焰苞近肉质,管部长圆状卵形,淡绿色至深绿色,长4-8cm,粗2.5-5cm,檐部狭舟状,边缘内卷,先端具狭长的凸尖,长5-10cm,宽3-5cm,外面上部淡黄色,下部淡绿色;肉穗花序比佛焰苞短,长约10cm;雄花序位于上部,雄花的雄蕊合生成六角形的单体,中性花在中部;雌花序位于下部,雌花的雌蕊子房1室;附属器淡绿色、黄绿色,狭圆锥形,长约3.5cm。浆果淡红色,球形,直径6-8mm,通常有种子1颗。花期5-6月,果期7-8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

主治

流感,钩端螺旋体病,疮疡痈毒初起,瘰疬,蜂窝组织炎,慢性骨髓炎,毒蛇蛟伤,毒蜂螫伤。

药理作用

抗蛇毒作用:在注射蛇毒前30min给小鼠1次灌服卜芥水提醇沉液100g/kg,对眼镜蛇毒、眼镜王蛇毒和银环蛇毒的中毒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保护率分别为85.7%、80%和30%;但对五步蛇毒和蝮蛇毒中毒小鼠无保护作用。实验还发现,氯化钠(NaCl)对眼镜蛇毒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说明盐炒炮制品用于蛇伤的传统经验有一定科学性。

医家论述

1.《四川常用中草药》:“解毒,散结。治瘰疬,疖疮,一切毒疮初起。”

2.《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钩端螺旋体病,肠伤寒,肺结核,支气管炎;外用治毒蛇咬伤,毒蜂螫伤,蜂窝组织炎。”

3.南药《中草药学》:“主治慢性骨髓炎。”

4.《浙江药用植物志》:“主治流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