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败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败酱,中药材。为败酱科败酱属植物黄花败酱 Patrinia scabiosa folia Fisch.ex Trev.和白花败酱P.villosa(Thunb.)Juss.【Valeriana villosa Thunb.】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破瘀排脓的功效。主治肠痈,肺痈,痢疾,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热毒痈肿。

别名

鹿肠、鹿首、马草、泽败、鹿酱、酸益、败酱草、苦菜、苦蕻、野苦菜、苦斋公、豆豉草、豆渣草、观音菜、白苦爹、苦苴、苦叶菜、萌菜、女郎花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归肺、大肠、肝经。

化学成分

白花败酱含有挥发油,干燥果枝含黑芥子甙等。根与根茎中含莫罗忍冬甙、番木鳖甙、白花败酱甙等。黄花败酱根和根茎含齐墩果酸、常春藤皂甙元、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多种皂甙中已知结构的有败酱皂甙C、D、C1.D1,黄花败酱皂甙A、B、C、D、E、F、g。根中尚含挥发油8%、生物碱。鞣质、淀粉。白花败酱根、根茎含白花败酱甙、马钱子甙、莫罗忍冬甙。全草含白花败酱醇,白花败酱醇甙,齐墩果酸,棕榈酸,还含肌醇。

形态特征

1.黄花败酱:多年生草本,高70-130cm。地下根茎细长,横卧或斜生,有特殊臭气。基生叶丛生,有长柄,花时叶枯落;茎生叶对生;柄长1-2cm,上部叶渐无柄;叶片2-3对羽状深裂,长5-15cm,中央裂片最大,椭圆形或卵形,两侧裂片窄椭圆形至线形,先端渐尖,叶缘有粗锯齿,两面疏被粗毛或无毛。聚伞状圆锥花序集成疏而大的伞房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花梗常仅相对两侧或仅一侧被粗毛,花序基部有线形总苞片1对,甚小;花直径约3mm;花萼短,萼齿5,不明显;花冠黄色,上部5裂,冠筒短,内侧具白色长毛;雄蕊4,与花冠近等长;子房3室,1室发育。瘦果长椭圆形,长3-4mm;边缘稍扁,由背部向两侧延展成窄翅状。花期7-9月,果期9-10月。2.白花败酱:本种形态与黄花败酱相似,其特点是:茎枝被粗白毛,后毛渐脱落。茎生叶柄长1-3cm,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窄椭圆形,长4-11cm,宽2-5cm,先端渐尖至窄长渐尖,基部楔形下延;亦有叶的基部具1对小裂片。聚伞圆锥花序,集成疏生大伞房状;总苞叶卵状披针形;花冠白色,直径约5mm;雄蕊4,伸出;子房下位,花柱稍短于雄蕊。瘦果倒卵形,宿存苞片贴生,苞片近圆形,膜质,网脉明显。

分布区域

1.黄花败酱: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华南及四川贵州。2.白花败酱: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破瘀排脓的功效。

主治

肠痈,肺痈,痢疾,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热毒痈肿。

药理作用

1.镇静作用:黄花败酱的根和根茎乙醇或甲醇浸出物30g(生药)/kg或其挥发油(黄花龙芽精)以0.2g/kg口服,可使小鼠活动减少,呈安静状态,并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或环已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甲醇提取物可致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和肝组织病理改变。黄花龙芽精0.133g/kg口服,可使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说明镇静作用为直接的中枢作用。皂苷和除去挥发油的浸膏在小鼠试验中没有镇静作用,也不能增强黄花龙芽精的镇静作用。黄花败酱中含有的少量挥发油黄花龙芽精是其镇静作用的主要有效部分。

2.抗菌、抗病毒作用: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各自的口服液、煎剂、冲剂(均为10%)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发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黄花败酱冲剂、口服液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0.0313g/ml,煎剂的效价(该浓度时,细菌不能生长)为1:64;白花败酱冲剂MIC为0.0713g/ml,煎剂的效价为1:64.对志贺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等病菌,上述药物抑制作用较弱。以组织培养技术测定,发现败酱草水或醇提取液(均含生药10mg/kg)对I型单纯疱疹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白花败酱全草的水煎液在鸡胚内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3.保肝利胆作用:黄花败酱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的作用,并可抗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炎症消失,使毛细胆管疏通,使肝脏功能得以改善。黄花败酱根之煎剂能促进胆汁分泌,分离出的皂苷能提高血清氨基转移酶的活性。

4.对血液系统作用:黄花败酱能明显对抗环磷酰胺所致的白细胞数降低,对核细胞的测定表明,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其升高白细胞作用与维生素B4、鲨肝醇相近。

5.其他:100%败酱液加入10mg内毒素,可降低其活性,减毒倍数为8.7。

医家论述

1.《本纤:“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

2.《别录》:“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

3.《药性论》:“治毒风瘡痹,主破多年凝血,能化脓为水及产后诸病。止腹痛,余(《大观本草》作“除”)疹,烦渴。”

4.《日华子》:“治赤眼障膜胬肉,聘耳,血气心腹痛,破癥结,产前后诸疾,催生落胞,血运,排脓,补瘘,鼻洪,吐血,赤白带下,疮痍疥癣,丹毒。”

5.《药性切用》:“泻热解毒,破血排脓,为外科专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