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楤木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红楤木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红楤木,中药材。为五加科楤木属植物棘茎楤木Aralia echinocaulis Hand.-Mazz.的根及根皮。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骨折,胃脘胀痛,疝气疼痛,崩漏,痈疽肿毒,毒蛇咬伤。

别名

红老虎刺、鸟不踏、红刺筒、红鸟不宿、红毛刺桐、红鸟不踏刺、红射桐、虎椒刺、千枚针、红叶大猫刺、红叶雨伞刺、红刺党

性味归经

温,微苦。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约3m。分枝密生细直的刺。2回羽状复叶,长30-60cm,小叶5-7片,基部另有小叶1对;小叶膜质至纸质,卵状矩圆形至撞针形,长4-11.5cm,宽2-2.5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侧生小叶基部歪斜,边缘疏生细锯齿,下面带粉白色,无柄或有短柄。伞形花序集成大型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色,花序及柄上均有红棕色毛;萼5齿,三角状卵形;花瓣5,卵状矩圆形;雄蕊5;子房5室,花柱5,分离。果球形,5枝,直径2-3mm,有5个反折的宿存花柱。

分布区域

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的功效。

主治

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骨折,胃脘胀痛,疝气疼痛,崩漏,痈疽肿毒,毒蛇咬伤。

医家论述

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活血破瘀,祛风行气,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骨折,妇女败血,骨髓炎,痈疽,狂犬咬伤,风湿痹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