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床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爵床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爵床,中药材。为爵床科爵床属植物爵床爵床Rostellularia procumbens(L.)Nees [Justicia procumbens L.]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积,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疳积,湿热泻痢,疟疾,黄疸,浮肿,小便淋浊,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痈疽疔疮,湿疹。

别名

爵卿、香苏、赤眼老母草、赤眼、小青草、蜻蜓草、苍蝇翅、鼠尾红、瓦子草、五累草、六角仙、观音草、肝火草、倒花草、四季青、蚱蜢腿、野万年青、毛泽兰、屈胶仔、麦穗红

性味归经

苦、咸、辛,寒;归肺、肝、膀胱经。

化学成分

全草含木脂素类:爵床脂定A、E,山荷叶素,新爵床脂素A、B、C、D。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0-60cm,茎柔弱,基部呈匍匐状,茎方形,被灰白色细柔毛,节稍膨大。叶对生;柄长5-10mm;叶片卵形、长椭圆形或阔披针形,长2-6cm,宽1-2cm,先端尖或钝,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叶脉明显,两面均被短柔毛。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圆柱形,长1-4cm,密生多数小花;苞片2;萼4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边缘白色,薄膜状,外面密被粗硬毛;花淡红色或紫色,二唇形;雄蕊2,伸出花冠外,药室不等大,被毛,下面的药室有距;雌蕊1,子房卵形,2室,被毛,花柱丝状。蒴果线形,长约6mm,被毛。具种子4颗,下部实心似柄状,种子表面有瘤状皱纹。花期8-11月,果期10-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台湾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滞、活血止痛的功效。

主治

治感冒发热,咳嗽,喉痛,疟疾,痢疾,黄疸,肾炎浮肿,筋骨疼痛,小儿疳积,痈疽疔疮,跌打损伤。①《本经》:主腰脊痛不可着床,俯仰艰难,除热,可作浴汤。②《唐本草》:疗血胀下气。③《本草汇言》:解毒,杀疳,清热。治疳热,退小儿疹后骨蒸,止血痢,疗男子酒积肠红。④《纲目拾遗》:理小肠火。治小儿疳积,赤目肿痛,伤寒热症,时行咽痛。⑤《福建民间草药》:解疔疮痈疽毒。⑥《四爪中药志》:除风清热,止咳嗽。治风湿头痛及腰痛。⑦《闽东本草》:退寒热,利水湿,截疟疾,疗淋疝,解烦热。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滞散瘀。治感冒发烧,咽喉肿痛,小儿疳积,乳痈,肝炎,跌打损伤。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爵床水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乙型链球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抗心律失常作用:爵床的醋酸乙酯提取物,能减少氯仿引起的小鼠室颤的发生率,也能对抗家兔由氯仿-肾上腺素和大鼠由氯化钡及乌头碱引起的心律失常。另有报道,爵床全草对动物实验性心律失常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新爵床脂素。

医家论述

1.《本经》:“主腰脊痛,不得着床,俯仰艰难,除热,可作浴汤。”

2.《新修本草》:“甚疗血胀下气。又主杖疮,汁涂立瘥。”

3.《本草图经》:“叶生捣碎,治痈疮。”

4.《纲目》:“治血痢腹痛,研汁服,解蛇毒。”

5.《本草汇言》:“解毒,杀疳,清热。治疳热,退小儿疹后骨蒸,止血痢,疗男子酒积肠红。”

6.《百草镜》:“治黄疸,劳疟发热,翳障初起,雀目。”(引自《纲目拾遗》)

7.《纲目拾遗》:“理小肠火,治小儿疳积,赤目肿痛,伤寒热症,时行咽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