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旗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半边旗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半边旗,中药材。为凤尾蕨科植物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 L.的全草或根茎。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泄泻痢疾,黄疸,目赤肿痛,牙痛,吐血,痔疮出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疔疮疖肿,乳痈,皮肤瘙痒,毒蛇咬伤。

别名

半边莲、半边蕨、半凤尾草、半边风药、凤凰尾巴草、单边旗、半边梳

性味归经

苦、辛,寒;归肝、大肠经。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3-羟基-6-羟甲基-2,5,7-三甲基-1-茚满酮,对映-11α-羟基-15-氧代-16-贝壳杉烯-19-羟酸,对映-11α-羟基-15-氧代-16(S)-贝壳杉烷-19-羟酸,对映-11α-羟基-15-氧代-16(R)-贝壳杉烷-19-羟酸,对映-7α,9-二羟基-15-氧代-16(S)-贝壳杉烷-19,6-内酯,7α,11α-二羟基-15-氧代-16-亚甲基-对映-贝壳杉烯-19,6β-内酯,7α,9α-二羟基-15-氧代-16-亚甲基对映-贝壳杉烯-19,6β-内酯。

形态特征

陆生多年生蕨类植物,植株高30-100cm,根茎粗短,横走,顶端及叶柄基部有棕色钻形鱗片。叶草质簇生,近一型;叶柄长40-70cm,棕色或黑棕色,光滑,叶轴及羽轴腹面纵沟的两侧有小齿;孢子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20-40cm,宽15-28cm;二回半边羽裂,羽片半三角形至三角形,先端长尾状,上侧全缘,下侧羽裂几达羽轴,基部的裂片最长,向上渐短,仅营养叶的顶部边缘有尖锯齿,孢子叶裂片仅先端有1尖刺或具2-3个尖锯齿;叶脉羽状,侧脉分叉并伸至齿下。孢子囊群线形,生于裂片边缘的边脉上,囊群盖同形,黄棕色,膜质,全缘。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台湾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

主治

泄泻痢疾,黄疸,目赤肿痛,牙痛,吐血,痔疮出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疔疮疖肿,乳痈,皮肤瘙痒,毒蛇咬伤。

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半边旗水提取液(PWE)和醇提取液(PAE对体外培养的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K562有明显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并明显降低HL-60细胞的分裂指数,半边旗5g/kg对体内移植性肿瘤小鼠肉瘤S180和小鼠HepA肝癌也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半边旗多糖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时相分布、诱导调亡以及下调端粒酶hTERTmRNA表达,降低端粒酶活性而抑制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l)细胞增殖,具明显的时间和剂量效应。从半边旗醇提物中分离纯化后得到二萜类化合物5F、6F、A及PSE对5种人癌细胞、人胃腺癌细胞(MGC-803)、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CNE-2Z、人肺腺癌细胞(SPC-Al)、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肝癌细胞(HepG2)均有不同程度的杀伤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中6F的活性最强,其次是A、5F、6F对HL-60细胞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抑制细胞DNA、RNA,特别是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可能是6F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DNA拓扑异构酶是化合物6F和A抑制细胞生长的靶点之一,化合物A对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c-mye基因的蛋白表达有抑制作用。异常激活和表达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是化合物5F抗肿瘤的机制之一。

2.对病理性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半边旗的乙醇抽提物5F在体外能明显抑制病理性癥痕成维细胞胶原的合成,可减少成纤维细胞H-脯氨酸掺入量、细胞上清液胶原蛋白总量及Ⅲ型前胶原的含量使细胞核内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明显减弱。在体外具直接或间接抑制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与Ki67(细胞周期调控因子)阳性表达降低有关。

医家论述

1.《岭南采药录》:凡毒蛇咬伤,可将叶捣烂,和片糖敷;治疮疖,煎水洗。

2.《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目赤肿痛。

3.《安徽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消肿,利湿止泻。

4.《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黄疸型肝炎,结膜炎;外用治跌打肿痛,外伤出血,疮疡疖肿,湿疹,毒蛇咬伤。

5.《福建药物志》:治牙痛、痔疮出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