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胆,中药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innaeus的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具有清肝,明目,消肿的功效。主治目生翳障,疳积,疮肿。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肝、脾经。
化学成分
胆汁含胆酸,脱氧胆酸及乙酰胆酸。从胆汁10ml分离出胆酸150mg,乙酰胆酸2mg。
形态特征
动物形态详“象皮”条。
分布区域
分布于亚洲南部各国,我国仅云南南部及西南部有分布,数量不多。
功能
本品具有清肝、明目、消肿的功效。
主治
目生翳障,疳积,疮肿。
药理作用
象胆汁主含胆酸(CA),尚含有乙酰胆酸(ACA)和脱氧胆酸(DCA)。CA和DCA有中枢抑制降血压,利胆,促进脂肪消化和吸收,止咳祛痰平喘,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DCA尚有溶胆结石和杀精子等作用。
医家论述
1.《纲目》:“象胆明目,能去尘膜也,与熊胆同功,雷《炮炙论》云,象胆挥粘是矣。”
2.《本草经疏》:“象胆,苦寒之物也。肝热则目不明,脾家郁热则成疳积或口臭。苦寒除二经之热,故能主诸证。苦寒凉血解毒,故又能主疮肿也,今世治疳证、痨瘵传尸多用之,总取其苦寒能杀疳虫、痨虫,兼除脏腑一切热结也。”
3.《本草拾遗》:“主目疾,和乳滴目中。”
4.《南海药谱》:“以清水和涂疮肿。又口臭,每夜和水研少许,绵裹贴齿根上,每夜含之,乎明暖水洗口,如此三。五度。”
5.《日华子本草》:“明目及治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