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椒草,中药材。为芸香科植物岩椒草Boenninghauseniaalbiflora(Hook.)Reichb.exMeissn.的茎叶。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解表,截疟,活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支气管炎,疟疾,胃肠炎,跌打损伤,痈疽疮肿,烫伤。
别名
臭节草、松风草、石胡椒、臭沙子、臭草、苦黄草、大羊不食草、臭花草、葱草花、草见血飞、山羊草、铜脚一枝蒿、地通花、大退癀、野椒、蛇皮草
性味归经
辛、苦,凉。归肺、胃、肝经。
形态特征
岩椒草,又名松风草。多年生草本,高50-80cm。紫红色,光滑无毛,嫩枝灰绿色,常中空。全株有强烈的臭味。主根不明显,具多数须根,棕黄色,二至三出复叶互生;总叶柄长4.5-5.5cm,至上部趋短;顶生小叶柄长4-7mm,侧生小叶柄短或几无柄;小叶片倒卵形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秃净,有透明的小腺点。花两性;顶生聚伞花序,花枝基部有小叶;花具短花梗,长4-6mm;花萼深4裂,长约1-1.5mm,先端钝或略圆,中部以下合生,有小腺点;花瓣4,白色,分离,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4-6mm,先端钝圆,有透明的小腺点;雄蕊8,花丝丝状,长短不等,花药长圆形,黄色,纵裂;子房上位,心皮4,基部分离,具子房柄,果熟时子房柄伸长,可延至4-7mm,花柱4,上部联合,基部分离。蒴果,卵形,成熟时从顶部起沿腹缝线开裂,4瓣,具腺点。种子数粒,肾形,黑褐色,表面有瘤状凸起。花期4-10月,果期6-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解表、截疟、活血、解毒的功效。
主治
感冒发热,支气管炎,疟疾,胃肠炎,跌打损伤,痈疽疮肿,烫伤。
药理作用
1.心血管作用。
2.解痉作用。
3.其他作用:抗菌作用;抗微生物活性。
医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消百毒肿,散大疮,理蛇伤,撞酒服效。”
2.《中国药用植物志》:“煎服治肚痛,叶捣烂外敷治烫伤。”
3.《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散瘀、杀虫。治疟疾,跌打损伤。”
4.《贵州草药》:“生肌,止血,解毒,止痛。”
5.《全国中草药汇编》:“解表截疟,活血散瘀,解毒。治疟疾,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外用治外伤出血,痈疽疮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