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蜂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地蜂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地蜂子,中药材。为蔷薇科植物三叶委陵菜PotentillafreynianaBornm.和中华三叶委陵菜PotentillafreynianaBornm.var.sinicaMigo的根及全草。三叶委陵菜分布于东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等地。中华三叶委陵菜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敛疮止血,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咳喘,痢疾,肠炎,痈肿疔疮,烧、烫伤,口舌生疮,骨髓炎,骨结核,瘰疬,痔疮,毒蛇咬伤,崩漏,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外伤出血,胃痛,牙痛,胸骨痛,腰痛,跌打损伤。

别名

白里金梅、山蜂子、三爪金、铁枕头、三片风、地风子、三叶蛇子草、铁秤砣、蜂子芪、独脚伞、独脚委陵菜、地蜘蛛、三叶翻白草、三叶蒲扇、三叶蛇莓、大花假蛇莓、三张叶、软梗蛇扭、毛猴子、蜂子七、土蜂子、大救驾

性味归经

苦、涩,微寒。归心经。

形态特征

1.三叶委陵菜:多年生草本,高8-25cm。有纤匐枝或不明显。根分枝多,簇生。花茎纤细,直立或上升,被疏柔毛。基生叶掌状三出复叶,连叶柄长4-30cm;托叶膜质,褐色,外被稀疏长柔毛;小叶片长圆形、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多数急尖锯齿,两面疏生平铺柔毛,下面沿脉较密;茎生叶1-2,小叶与基生叶相似,唯叶柄很短,叶边缘锯齿减少;托叶草质,呈缺刻状锐裂,有稀疏长柔毛。花两性;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花直径0.8-1cm;萼片5,三角卵形,先端渐尖,副萼片5,披针形,先端渐尖,与萼片近等长,外被平铺柔毛;花瓣5,长圆倒卵形,先端微凹或圆钝,淡黄色;花柱近顶生,上部粗,基部细。成熟瘦果卵球形,直径0.5-1mm,表面有显著脉纹。花、果期3-6月。2.中华三叶委陵菜:与三叶委陵菜主要不同点是:本变种茎和叶柄上柔毛较密。小叶两面被开展柔毛或微开展柔毛,尤其沿脉较密,小叶片菱状卵形或宽卵形,边缘具圆钝锯齿,花茎或纤匐枝上托叶卵圆形且全缘,极稀先端2裂,花、果期4-5月。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敛疮止血、散瘀止痛的功效。

主治

咳喘,痢疾,肠炎,痈肿疔疮,烧、烫伤,口舌生疮,骨髓炎,骨结核,瘰疬,痔疮,毒蛇咬伤,崩漏,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外伤出血,胃痛,牙痛,胸骨痛,腰痛,跌打损伤。

药理作用

茎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医家论述

1.《贵阳民间药草》:“治肺虚咳嗽喘息,跌打损伤,疯狗咬伤,腹泻痢疾。”

2.《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敛疮止血。治骨髓炎,骨结核,口腔炎,外伤出血,蝮蛇咬伤。”

3.《贵州草药》:“治小儿白口疮,发烧,气喘,胸骨痛。”

4.《四川常用中草药》:“散瘀血,消瘰疬。治跌打损伤。”

5.《湖南药物志》:“止血,消炎。用于阴道流血,子宫出血,血崩,急性肠炎,疔毒。”

6.《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止痛止血。主治肠炎,痢疾,牙痛,胃痛,腰痛,胃肠出血,月经过多,产后或流产后出血过多。外用治烧、烫伤,毒蛇咬伤。”

7.《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凉血止血,消坚破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