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菍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地菍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地菍果,中药材。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MelastomadodecandrumLour.的果实。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补肾养血,止血安胎之功效。常用于肾虚精亏,腰膝酸软,血虚萎黄,气虚乏力,经多,崩漏,胎动不安,阴挺,脱肛。

性味归经

甘,温。归肾、肝、脾经。

形态特征

地菍,又名紫茄子、山辣茄、库卢子、地樱子、地枇杷。矮小灌木,高10-30cm。茎匍匐上升,逐节生根,分枝多,披散,地上各部被糙伏毛。叶对生;叶柄长2-6mm;叶片坚纸质,卵形或椭圆形,长1-4cm,宽0.8-3cm,先端急尖,基部广楔形,全缘或具密浅细锯齿;基出脉3-5条。聚伞花序顶生,有花1-3朵,基部有叶状总苞2;花梗2-10mm;花5数,花萼管长约5mm,被糙伏毛,毛基部膨大呈圆锥状,有时2-3簇生,裂片披针形,长2-3mm,边缘具刺毛状缘毛,裂片间具1小裂片;花瓣淡紫色至紫红色,菱状倒卵形,上部略偏斜,长1.2-2cm,宽1-1.5cm,先端有1束刺毛,被疏缘毛;雄蕊5长5短,长者药隔基部延伸,弯曲,末端具2小瘤;短者药隔不伸延,药隔基部具2小瘤;子房下位,先端具刺毛。蒴果坛状球形,平截,近先端略缢缩,肉质,不开裂,长7-9mm,直径约7mm,宿存萼被糙伏毛。花期5-7月,果期7-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补肾养血、止血安胎的功效。

主治

肾虚精亏,腰膝酸软,血虚萎黄,气虚乏力,经多,崩漏,胎动不安,阴挺,脱肛。

医家论述

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血安胎。主治孕妇贫血,胎动不安,月经过多。”

2.《安徽中草药》:“补中益气。治脱肛,子宫脱垂。”

3.《广西本草选编》:“活血补血,固涩。治贫血,月经过多,功效性子宫出血。”

4.《广西民族药简编》:“补肾益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