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锥香茶菜,中药材。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细锥香茶菜Rabdosiacoetsa(Buch.-Ham.exD.Don)Hara的干燥根。分布于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具有清热利湿,行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湿热黄疸,胁肋疼痛,跌打伤痛。
别名
癞克巴草根、六棱麻、碎兰花根、野苏麻
性味归经
苦,温;归肝经。
化学成分
全草含细锥香茶菜乙素、丙素、丁素、瘿花香茶菜甲素、细锥香茶菜甲素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根茎木质,向下密生纤维状的须根。茎直立,高0.5-2m,多分枝,钝四棱形,具四槽,被下曲微柔毛或近无毛。茎叶对生,卵圆形,长3-9cm,宽1.5-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渐狭,边缘在基部以上具圆齿,上面绿色,沿脉密被短硬毛,余部散生糙伏毛及腺点,下面淡绿色,沿脉密被短硬毛,余部近于无毛,散布腺点,侧脉约3对,与中肋在两面多少隆起;叶柄长1-5.5cm,扁平,上部具宽翅,下部具极狭翅,被微柔毛。狭圆锥花序长5-15cm,顶生或腋生,由3-5花的聚伞花序组成,聚伞花序具梗,总梗长2-3mm,花梗长1-3mm,与总梗及序轴被微柔毛;最下一对苞叶叶状,卵圆形,无柄,苞片卵圆状披针形,短于花梗,小苞片微小,钻形,长不及1mm。花萼钟形,长及直径约1.5mm,外被微柔毛及腺点,内面无毛,萼齿5,卵圆状三角形,锐尖,略呈3/2式二唇形,前2齿稍大,长仅及花萼长1/3,果时花萼增大,管状钟形,长约4mm,稍弯曲,明显10脉,上半部横纹明显。花冠紫、紫蓝色,长约6mm,外被微柔毛,冠筒长2.5mm,基部上方明显囊状增大,至喉部宽约2mm,冠檐二唇形,上唇长约2.5mm,反折,先端4圆裂,下唇宽卵圆形,远长于冠筒,长3.5mm,内凹,舟形。雄蕊4,均内藏,花丝扁平,下部微具缘毛。花柱丝状,内藏或微露出,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环状。成熟小坚果倒卵球形,径约1mm,褐色,无毛。花、果期10月至翌年2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利湿、行血止痛的功效。
主治
用于湿热黄疸,胁肋疼痛,跌打伤痛。
医家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利湿,行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湿热黄疸,胁肋疼痛,跌打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