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乌鳢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乌鳢,中药材。为鳢科鳢属动物乌鳢Channaargus(Cantor)[OphiocephalusargusCantor]的肉。动物乌鳢,在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具有补脾益胃,利水消肿之功效。主治身面浮肿,妊娠水肿,湿痹,脚气,产后乳少,习惯性流产,肺痨体虚,胃脘胀满,肠风及痔疮下血,疥癣。

别名

鳢鱼、蠡鱼、鲖鱼、鲡、黑鳢鱼、玄鳢、文鱼、黑鲤鱼、黑鱼、乌鱼、黑火柴头鱼、蛇皮鱼、乌棒、活头才鱼《

性味归经

甘,凉。入脾、胃、肺、肾经。

形态特征

体圆呈棒状。体长为头长的3.2-3.7倍;为体高的4.5-4.8倍。头略扁平,其背部有许多小感觉孔。吻长圆形。口裂大。两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细齿,有时还间杂大型牙齿。鳃裂大,鳃耙10-13。背鳍47-52,臀鳍31-33,侧线鳞60-61。尾鳍圆形。体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黄色或灰白色。体侧有八字形排列的黑色条纹。头侧有两条纵行黑条纹。

分布区域

在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

功能

本品具有补脾益胃、利水消肿的功效。

主治

身面浮肿,妊娠水肿,湿痹,脚气,产后乳少,习惯性流产,肺痨体虚,胃脘胀满,肠风及痔疮下血,疥癣。

药理作用

抗氧化作用。

医家论述

1.《本经》:“主湿痹,面目浮肿,下大水。”

2.《别录》:“疗五痔。”

3.《食疗本草》:“下大小便拥塞气。又作脍与脚气、风气人食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