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鬃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马鬃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马鬃,中药材。为马科动物马EquuscaballusorientalisNoack的鬃毛或尾毛。全国各地均有饲养。具有止血止带,解毒敛疮之功效。常用于崩漏,带下,痈疮。

别名

马髻毛、马毛、马䭷

性味归经

涩,平。归心、肺二经。

形态特征

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劲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尾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分布区域

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功能

本品具有止血止带、解毒敛疮的功效。

主治

用于崩漏,带下,痈疮。

医家论述

《纲目》:“有毒。”

《别录》:“主女子崩中赤白。”“主小儿惊痫。”

《日华子》:“烧灰止血,并敷恶疮。”

《滇南本草》:“烧灰敷疮毒,痈疽,疔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