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白芨出自《神农本草经》,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
别名
白及、白根、地螺丝、白鸡儿、白鸡娃、连及草、羊角七。
性味归经
苦、甘、涩,微寒。归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
1.收敛止血
用于肺、胃出血,单用研末,糯米汤调服,即独圣散,亦可随证配伍。治肺痨咯血,可与枇杷叶、藕节、阿胶、生地等养阴、止血、止咳药同用,如白及枇杷丸(《证治准绳》);治胃出血,常与乌贼骨配伍,即乌及散;若治外伤出血,可单用本品粉末掺患处,或配伍煅石膏等。
2.消肿生肌
用于痈肿疮疡,不论未溃、已溃者均可使用。未溃者,常与金银花、天花粉、皂刺、乳香等同用,如内消散(《医宗金鉴》);疮痈已溃,久不收口者,可与煅石膏为末外用。
此外,研粉用麻油调敷患处,可治手足皲裂;配冰片少许制成软膏,可涂敷肛裂。
现代常用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外伤出血,痈疖肿毒等。
药理作用
白芨新鲜块茎含水分、淀粉、葡萄糖。尚含挥发油、黏液质。根含白及甘露聚糖。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并有抗癌作用。可以预防肠粘连。能抑制革兰阳性菌,且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显著抑菌作用。对胃黏膜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对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有明显治疗作用,可迅速堵塞穿孔。对肝细胞有较好的抗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