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岩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岩菖蒲,中药材。为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Bergeniapurpurascens(Hook.f.etThoms.)Engl.的根茎。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健胃止泻,生肌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胃痛,食积,泄泻,便血,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性味归经

苦、涩,平。归肝、脾经。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3-52厘米。根状茎粗壮,被鳞片。叶均基生;叶片革质,倒卵形、狭倒卵形至近椭圆形,稀阔倒卵形至近长圆形,长5.5-16厘米,宽3-9厘米,先端钝圆,边缘具波状齿至近全缘,基部楔形,两面具小腺窝,无毛;叶柄长2-7厘米,托叶鞘边缘无毛。花葶疏生腺毛。聚伞花序圆锥状,长3-23厘米;花梗长8-13毫米,与花序分枝均密被具长柄之腺毛;托杯外面被具长柄之腺毛;萼片革质,近狭卵形,长6.5-7毫米,宽2-4毫米,先端钝,腹面和边缘无毛,背面密被具长柄之腺毛;花瓣紫红色,阔卵形,长10-16.5毫米,宽7-7.8毫米,先端钝或微凹,基部变狭成长2-2.5毫米之爪,多脉;雄蕊长6-11毫米;子房卵球形,长6.7-7.5毫米,花柱2,长5.3-7.5毫米。染色体2n=34。花果期5-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健胃止泻、生肌止血的功效。

主治

胃痛,食积,泄泻,便血,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药理作用

抗食管上皮重度增生。

医家论述

1.《云南中草药》:“止血生肌,健胃止泻。”

2.《中国民族药志》:“理气消炎止痛,消食健胃。用于肾炎水肿。”“退热,收敛,解肝、胃毒。用于肺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