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蕨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莎草蕨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莎草蕨,中药材。为莎草蕨科植物莎草蕨Schizaeadigitata(L.)Sw.[Acros-tichumdigitatumL.]的全草。分布于广东、海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

性味归经

微苦,凉。归肺经。

形态特征

陆生蕨类植物。根茎短而横走,顶端被棕色短毛。叶簇生;叶柄近圆形,棕色,长2.5-5cm,其先端与叶片渐狭的基部难于分别;叶片禾草状,草质或纸质,线形,长20-25cm,宽2-5mm,扁平,全缘,有软骨质的狭边,干后常向上面反卷;仅有主脉1条;孢子叶片与营养叶片同型,上端紧缩,掌状深裂成5-15条裂片;裂片长2-4cm,宽约1mm。孢子囊棕黄色,呈2行排列于裂片下面主脉的两侧,成熟时几覆盖整个裂片下面。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东、海南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主治

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

医家论述

1.《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微苦,性凉。有清热解毒,退热的功效。用于感冒发热、扁桃体炎等症。”

2.《中国药用孢子植物》:“微苦,凉。”

3.《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清热解毒。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