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秋海棠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秋海棠果,中药材。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BegoniaevansianaAndr.的果实。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北至河北、山东。具有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毒蛇咬伤。

性味归经

酸、涩、微辛,凉。

形态特征

秋海棠又名:八月春,断肠花,相思草,断肠草,大红袍。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通常80cm。地下具球形块茎。茎直立粗壮,多分枝,光滑,节部膨大。叶腋间生珠芽;叶互生,叶柄长5-12cm;托叶披针形;叶片斜宽卵形,长8-20cm,宽6-18cm,先端尖,基部偏斜,两面生细刺毛,叶下面和叶柄部带紫红色,边缘有细尖牙齿。花单性,粉红色,直径2.5-3.5cm;雌雄同株,成腋生的叉状聚伞花序;雄药被片4,外2片圆形较大,雄蕊多数,聚成头状,花丝成1总柄,花药黄色,雌花被片5,在内的较小,雌蕊1,由3心皮分生,子房下位,花柱3歧,柱头扭曲状。蒴果长1.5-3cm,上有3翅,其中1翅通常较大。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北至河北、山东。

功能

本品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

主治

用于毒蛇咬伤。

医家论述

《湖南药物志》:“酸、涩、辛,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