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芹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毒芹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毒芹根,中药材。为伞形科植物毒芹CicutavirosaL.的根和根茎。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四川、新疆等地。具有拔毒,祛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急、慢性骨髓炎,痛风,风湿痛。

性味归经

辛、微甘,温。归肝、肾经。

形态特征

毒芹,又名走马芹、河毒、野胡萝卜、野芹。多年生粗壮草本,高60-120cm。全株无毛。主根短缩,支根多数;根状茎绿色,内有明显横膈膜。茎单生,圆筒形,中空,有条纹,基部有时略带淡紫色,上部有分枝,枝条上升开展。叶片轮廓呈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长10-20cm,二至三回羽状分裂;最下部的羽片3裂至羽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或窄披针形,长1.5-6cm,宽3-10mm,边缘疏生钝或锐锯齿,两面无毛或脉上有糙毛;较上部的茎生叶分裂,形状同基生叶;最上部的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狭披针形,长1-2.5cm,宽2-5mm,边缘疏生锯齿。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梗长2.5-10cm,无毛;总苞片1或无,线形;伞辐6-25;小总苞片多数,线状披针形。小伞形花序有花15-35;萼齿明显,卵状三角形;花瓣白色,倒卵形或近圆形,先端有内折的小舌片;花柱基扁压。双悬果近卵圆形,长、宽均2-3mm,合生面收缩,主棱阔,木栓质,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2,胚乳腹面微凹。花果期7-8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四川、新疆等地;江苏兴化历史上有栽培。

功能

本品具有拔毒、祛瘀、止痛的功效。

主治

急、慢性骨髓炎,痛风,风湿痛。

药理作用

毒芹根中所含毒芹素有印防己毒素样作用。

医家论述

1.《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疗急性或慢性骨髓炎已成瘘道或长期不愈者。”

2.《新疆中草药》:“消肿杀虫。灭蝇蛆。”

3.《全国中草药汇编》:“拔毒祛瘀,灭臭虫。”

4.《东北药用植物》:“治慢性发疹病,癫痫,破伤风,产褥期痉挛,痛风或风湿,神经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