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五指柑又名五指金、牡荆、布荆、山铺姜。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或其变种牡荆的干燥带叶嫩枝。主要产于两广、海南、湖南、浙江等地。
功能作用
辛、微苦,平。功能祛风解表,清热除湿,祛痰止咳,平喘。《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五疳;煎汤浴身,散热消肿止痛;止吐泻火和炒米水饮;又洗疹癞热毒。
黄荆和牡荆全身是宝,各部位皆可药用,而且有久远历史。荆实(子):《本草经集注》谓“苦温无毒,除骨间寒热,通利胃气,止咳逆下气”。荆沥:《本草纲目》谓“除风热,开经络,导痰涎,行气血,止热痢”;《本草拾遗》说:“饮之去心烦热,头风旋晕目眩,心头漾漾欲吐,卒失音,小儿心热惊痫,止消渴,除痰唾,令人不睡。”荆根:《本草经集注》说“甘苦平无毒。治心风、头风,肢体诸风,解肌发汗。”
现代研究
黄荆叶含挥发油,主为桉脑、桧萜、莰萜、丁香烯;并含黄酮类,主为牡荆素、木犀草黄素、荭草素等。牡荆叶成分与黄荆叶类似,略有不同。
黄荆实含挥发油,主为丁香烯、香桧烯、桉叶素、蒎烯、柠檬烯、蔓荆子黄素、牡荆内酯等,牡荆实成分与黄荆实类似,略有不同。
主要药理作用有:祛痰、止咳、平喘;抗菌;增加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等。
典籍记载
1.《滇南本草》:"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
2.《纲目》:"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3.《本经逢原》:"专破滞气。治痢下后重,取陈年者用之。"
4.《本草再新》:"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
5.《随息居饮食谱》:"醒胃豁痰,辟恶,解酲,消食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