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筒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笔筒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笔筒草,中药材。为木贼科木贼属植物节节草Hippochaete ramosissima(Desf.)Boerner[Equisetum ramosissimum Desf.]的全草。具有清热明目,止血利尿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咳嗽,目赤肿痛,云翳,鼻衄,尿血,肠风下血,淋证,黄疸,带下,骨折。

别名

通气草、眉毛草、土木贼、节节菜、节骨草、锁眉草、锉刀草、木贼草、土麻黄、笔头草、野麻黄、锉草、虾蟆竹

性味归经

甘、苦,微寒。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生物碱类:烟碱,犬问荆碱。含黄酮类:山柰酚-3-槐糖苷-7-葡萄糖苷,山柰酚。含甾醇类:谷甾醇,豆甾醇。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茎高18-100cm或更高。根茎横走,黑色或黑褐色。地上茎绿色,直立,基部节上有分枝2-5,各分枝中空,枝上每节生小枝,稀无分枝,表面有棱脊6-20条;棱脊上有1列小疣状突起,沟内有气孔线1-4行。叶退化,轮生,下部联合成筒状鞘,鞘片背上无棱脊,鞘齿短三角形,黑色,有易落的膜质尖尾。孢子囊穗生在分枝及主茎顶端,长圆形,长0.5-2.5cm,有小尖头,无柄;孢子叶六角形,中央凹入,盾状着生,排列紧密,边缘生长形的孢子囊6-9;孢子同型,圆球状,有弹丝4,成十字形,平时紧绕在孢子外面,遇水即弹开。孢子期8-10月。

分布区域

广布于全国各地。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明目、止血利尿的功效。

主治

风热感冒,咳嗽,目赤肿痛,云翳,鼻衄,尿血,肠风下血,淋证,黄疸,带下,骨折。

药理作用

猪皮下注射南非洲产笔筒草绿色部分的醇浸剂可引起惊厥和死亡。

医家论述

1.《草木便方》:“治跌伤,通气,明目,利九窍,消积滞,止嗽化痰。”

2.《天宝本草》:“治赤白云翳,去风,清火,除湿气,通淋证并滞塞。”

3.《分类草药性》:“男子平胃火,补妇人血气。”

4.《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清心火,去潮热,散云翳。治暴发火眼、涩痛溢泪及目赤红肿痛,并疗鼻血。”

5.《重庆草药》:“去燥热,散眼睛云雾,兼有生精补血的作用。治男子胃火,妇女病后血气不足(或为虚火),小儿响鼻(鼻阻)或常流清鼻涕,白浊。”

6.《湖南药物志》:“止血,解热利尿。主治妇女血崩,筋骨痛。”

7.《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痢疾,急淋,腰痛,骨折。”

8.《浙江民间常用卓约》:“治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迁延型传染性肝炎,血尿。”

9.《安徽中草药》:“解肌散风。治风热感冒。”

10.《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咳嗽,支气管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