莙荙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莙荙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莙荙菜,中药材。为藜科甜菜属植物厚皮菜Beta vulgaris L.var.cicla L.及菾菜B.vulgaris L.var.Cruenta Alef.的茎、叶。具有清热解毒,行瘀止血的功效。主治时行热病,痔疮,麻疹透发不畅,吐血,热毒下痢,闭经,淋浊,痈肿,跌打损伤,蛇虫伤。

别名

菾菜、甜菜

性味归经

甘、苦,寒;归肺、肾、大肠经。

形态特征

1.厚皮菜: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无毛,高30-100cm。根不肥大,有分枝。茎至开花时抽出。叶互生;有长柄;基生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可达30-40cm,先端钝,基部楔形或心形,边缘波浪形;茎生叶菱形、卵形,较小,最顶端的变为线形苞片;叶片肉质光滑,绿色。花小,两性,无柄,单生或2-3朵聚生,为一长而柔软、展开的圆锥花序;花片5,基部与子房结合,果时包覆果实,变硬革质;雄蕊5,生于肥厚的花盘上。种子横生,圆形或肾形,种皮红褐色,光亮。花期5-6月,果期7月。2.恭菜: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根圆锥形或纺锤形,肉质,外皮紫红色或黄白色。茎直立,有沟纹,光亮。基生叶有长柄,叶片长圆形,全缘而呈波状,叶面皱缩不平,略有光泽;下面有粗壮凸出的叶脉,先端钝,基部楔形,截形或略呈心形;茎生叶较小,卵形或披针状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花序圆锥状;花小,黄绿色,通常2个或数个聚生;花被5裂,裂片背部有棱,基部与子房结合,果期变硬,包覆果实;雄蕊5,生于肥厚的花盘上;子房藏于花盘内,柱头3枚。胞果聚生,球状,褐色。种子扁平,双凸镜状,种皮革质,红褐色,光亮。花期5-6月,果期7月。

分布区域

1.厚皮菜:我国南北方及西北地区多有栽培,以南方栽培为主。叶供蔬菜用。2.恭菜:我国普遍栽培,以东北、内蒙古栽培较多。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行瘀止血的功效。

主治

时行热病,痔疮,麻疹透发不畅,吐血,热毒下痢,闭经,淋浊,痈肿,跌打损伤,蛇虫伤。

医家论述

1.《别录》:“主时行壮热,解风热毒。”

2.《新修本草》:“夏月以其菜研作粥,解热,又止热毒痢。捣敷灸疮,止痛。”

3.《本草拾遗》:“捣绞汁服之,主冷热痢。又止血生肌,人有伤折,敷之立愈。”

4.《日华子》:“炙作熟水饮,开胃,通心膈。”

5.《嘉祐本草》:“补中下气,理脾气,去头风,利五脏。”

6.《医学入门》:“治天行疫疠,解暑毒。”

7.《医林纂要》:“益脾利肠胃。”

8.《随息居饮食谱》:“清火祛风,杀虫解毒,涤垢浊,稀痘疮,止带调经,通淋治痢,妇人小儿尤宜食之。”

9.《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行血。治肛门肿痛。”

10.《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凉血,透疹。主治吐血,麻疹不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