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蒿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白沙蒿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白沙蒿,中药材。为菊科植物圆头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A.salsoloides Willd.var.Mongolica Pamp.;Oligosporus sphaerocephalus(Krasch.)Pojak.]的种子。具有理气,通便,解毒的功效。主治大便不通,腹胀腹痛,腮腺炎,扁桃体炎,痈肿疮疖。

别名

扑勒蒙、籽蒿、白砂蒿、油砂蒿

性味归经

辛,温。

化学成分

从白沙蒿种子中分得一胶质,可能为一种具有交联结构的多糖,系由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及木糖所组成,其中以D-葡萄糖含量最高,其次为D-甘露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和木糖。又含亚油酸乙酯,樱花素,异樱花素,刺槐素,木菠萝双氢黄酮。另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桉叶素,α-及β-蒎烯,α-及γ-松油烯等。

形态特征

小灌木,高80-150cm。主根粗长,木质;根茎粗大,木质,有营养枝,茎丛生,稀单一,灰黄色或灰白色,光滑,纵棱稍明显,上部多分枝,枝长15-30cm或更长,光滑,灰黄色或淡紫红色,常有短枝。叶互生;叶柄长3-8mm,基部常有线形的假托叶;叶片半肉质;短枝上叶常密集着生成簇生状;茎下部、中部叶宽卵形或卵形,长2-8cm,宽1.5-4cm,二回或一至二回羽状全裂,两侧中部裂片最长,常再3全裂,小裂片线形或稍弧曲,近镰形,先端有小硬尖头,基部下延,半抱茎,边缘明显反卷;上部叶羽状分裂或3全裂;苞片叶不分裂,线形,稀3全裂。头状花序,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4mm,具短梗,下垂,在分枝的小枝上排成穗状花序式的总状花序或复总状花序,而在茎上组成开展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苞片背面淡黄色,光滑,有绿色中肋,中、内层总苞片边缘宽膜质或全为半膜质;雌花4-12朵,花冠狭管状,檐部有2裂齿,花柱先端2叉;两性花6-20朵,不育,花冠管状,外面具腺点,花药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花柱短,先端2裂,不叉开,退化子房小,结实后头状花序及花剔脱落。瘦果小,黑色,果背上具胶质物。花、果期7-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北及内蒙古、山西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理气、通便、解毒的功效。

主治

大便不通,腹胀腹痛,腮腺炎,扁桃体炎,痈肿疮疖。

医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消炎散瘀、理气杀虫的功能。用于腹胀(白酒冲服),外用可腮腺炎、扁桃体炎、疮疖红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