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山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山大黄(华北大黄),中药材。本品为蓼科大黄属植物华北大黄RheumfranzenbachiiMunt.,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根部,除去茎叶,洗净切片晒干。功能主治为:泻热通便,行瘀破滞。用于大便热秘,经闭腹痛,湿热黄疸;外用治口疮糜烂,烫火伤。

别名

峪黄、河北大黄

性味归经

苦,寒。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根状茎肥厚圆锥状。茎粗壮,直立,有纵沟,通常不分枝。基生叶有长柄,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15~25厘米,宽7~18厘米,先端圆钝,基部近心形,边缘波状,上面无毛,下面稍有短毛;茎生叶较小,有短柄或近无柄;托叶鞘膜质,暗褐色。夏季开白色花;圆锥花序大。顶生;花梗纤细,中下部有关节;花被片6,2轮;雄蕊9个;花柱3。瘦果长方卵形,有3棱,沿棱生膜质翅,顶端略下凹,基部微心形。

分布区域

分布于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等省区。

功能

本品具有泻热通便、行瘀破滞的功效。

主治

用于大便热秘,经闭腹痛,湿热黄疸;外用治口疮糜烂,烫火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