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核,中药材。为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行气散结,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疝气痛,睾丸肿痛,胃脘久痛,痛经,产后腹痛。
别名
荔仁、枝核、荔核、大荔核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肝、胃经。
化学成分
本品含挥发油,油中成分有3-羟基丁酮等,还有亚甲环丙基甘氨酸。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10-15m。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0-25cm,或过之;小叶2或3对,少4对,小叶柄长7-8mm,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5cm,宽2-4cm,先端骤尖或尾状短渐尖,全缘,无毛,薄革质或革质。圆锥花序顶生,阔大,多分枝;花草性,雌雄同株;萼浅杯状,深5裂,被金黄色短绒毛;花瓣5,基部内侧有阔而生厚毛的鳞片;雄蕊6-7,有时8,花丝长约4mm;子房密被小瘤体和硬毛。果卵圆形至近球形,长2-35cm,成熟时通常暗红色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广东和福建南部、台湾栽培最盛。
功能
本品具有行气散结、散寒止痛的功效。
主治
1.疝气痛,睾丸肿痛:本品主入肝经,味辛能行,味苦能泄,性温祛寒,有疏肝理气、行气散结、散寒止痛之功。
2.胃脘久痛,痛经,产后腹痛:本品辛行苦泄温通,入肝胃经,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作用。
药理作用
1.抗病毒作用:荔枝核水提液(600微克/50微升)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2.对血糖影响:荔枝核的水和乙酸提取物均能降低肾上腺素和葡萄糖所致的小鼠血糖升高,也能防治ALX糖尿病大鼠的血糖、TC、G含量的升高,提高HDL-C含量和HDL-C/C比值,提高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但对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关方剂
荔枝散(《景岳全书》)、木香楝子散(《张氏医通》)。
医家论述
1.《本草衍义》:“治心痛及小肠气。”
2.《本草纲目》:“行散滞气,治颓疝气痛,妇人血气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