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辣蓼,中药材。为蓼科蓼属植物粗毛火炭母PolygonumchinenseL.的根。分布于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大肠热毒,活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泄泻,痢疾,月经不调,崩漏,跌打损伤。
性味归经
酸,凉。归肝、胃、大肠经。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基部近木质。根状茎粗壮。茎直立,高70-100厘米,通常无毛,具纵棱,多分枝,斜上。叶卵形或长卵形,长4-10厘米,宽2-4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截形或宽心形,边缘全缘,两面无毛,有时下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下部叶具叶柄,叶柄长1-2厘米,通常基部具叶耳,上部叶近无柄或抱茎;托叶鞘膜质,无毛,长1.5-2.5厘米,具脉纹,顶端偏斜,无缘毛。花序头状,通常数个排成圆锥状,顶生或腋生,花序梗被腺毛;苞片宽卵形,每苞内具1-3花;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红色,裂片卵形,果时增大,呈肉质,蓝黑色;雄蕊8,比花被短;花柱3,中下部合生。瘦果宽卵形,具3棱,长3-4毫米,黑色,无光泽,包于宿存的花被。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清大肠热毒、活血止血的功效。
主治
用于泄泻,痢疾,月经不调,崩漏,跌打损伤。
药理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有抑制作用。
医家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清大肠热毒,活血止血。适用于泄泻,痢疾,月经不调,崩漏,跌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