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大豆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野大豆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野大豆,中药材。为豆科植物野大豆GlycinesojaSieb.etZucc.的种子。分布于东北及河北、陕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补益肝肾,祛风解毒之功效。用于肾虚腰痛,风痹,筋骨疼痛,阴虚盗汗,内热消渴,目昏头晕,产后风痉,小儿疳积,痈肿。

别名

穞豆、零乌豆、马料豆、细黑豆、料豆、马豆、野毛豆、驴豆、鹿豆、饿马黄、野料豆、柴豆、野黄豆、山黄豆、野毛扁豆

性味归经

甘,凉。归肾、肝经。

形态特征

一年生缠绕草本,长1-4米。茎、小枝纤细,全体疏被褐色长硬毛。叶具3小叶,长可达14厘米;托叶卵状披针形,急尖,被黄色柔毛。顶生小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6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锐尖至钝圆,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均被绢状的糙伏毛,侧生小叶斜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通常短,稀长可达13厘米;花小,长约5毫米;花梗密生黄色长硬毛;苞片披针形;花萼钟状,密生长毛,裂片5,三角状披针形,先端锐尖;花冠淡红紫色或白色,旗瓣近圆形,先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斜倒卵形,有明显的耳,龙骨瓣比旗瓣及翼瓣短小,密被长毛;花柱短而向一侧弯曲。荚果长圆形,稍弯,两侧稍扁,长17-23毫米,宽4-5毫米,密被长硬毛,种子间稍缢缩,干时易裂;种子2-3颗,椭圆形,稍扁,长2.5-4毫米,宽1.8-2.5毫米,褐色至黑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东北及河北、陕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补益肝肾、祛风解毒的功效。

主治

用于肾虚腰痛,风痹,筋骨疼痛,阴虚盗汗,内热消渴,目昏头晕,产后风痉,小儿疳积,痈肿。

医家论述

《本草拾遗》:“去贼风风痹,妇人产后冷血,炒令焦黑,及热投酒中,渐渐饮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