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下花,中药材。为菊科植物白背兔耳风AinsliaeapertyoidesFranch.var.albo-tomentosaBeauverd的全草或根。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止血,消肿散结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外伤出血,瘰疬结核,风寒喘咳。
性味归经
苦,温。归肝、肾经。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平卧或直伸,直径可达1厘米,根颈密被黄褐色绒毛;根簇生,纤细而发达,长可达30厘米。茎直立,单生或数茎丛生,下部木质化,高50-120厘米,密或疏被红褐色糙伏毛或微糙硬毛,多分枝,枝二列,略平展。叶互生,二列,茎生和枝生的形状相似而大小迥异,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生于茎上的疏离(节间长3-6厘米),长6.5-11厘米,宽3-5.5厘米,生于枝上的密集(节间长6-20毫米),长2.5-5厘米,宽1-2.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具胼胝状细尖齿,上面无毛,罕有沿脉上被疏毛,下面被淡褐色贴伏的长柔毛,间有脱落变稀疏而至近无毛,有缘毛;基出脉5条,最外1对极柔弱,离基约1厘米即弯拱连接或消失,中脉中部以上的侧脉互生,短而细弱,斜上举,离缘网结;叶柄短,长2-5毫米,被红褐色糙伏毛。头状花序直立或下垂,具3朵花,单生于叶腋或2-6复聚集成腋生的纤弱总状花序;总苞圆筒形,直径约3毫米,总苞片约6层,无毛或外面几层顶端被短柔毛,具1条明显中肋,边缘薄,膜质,外层卵形,长2-3毫米,宽约1.2毫米,顶端钝或凸尖,中层卵状披针形,长3-5毫米,宽1.5-2毫米,顶端钝或短尖,最内层狭长圆形至长圆形,长约12毫米,宽1.2-1.5毫米,顶端短尖,基部狭,爪状;花托平,无毛,直径约0.5毫米。花全部两性;花冠管状,白色,长约16毫米,檐部5深裂,裂片长圆形,与花冠管等长或略长;花药长约6.5毫米,顶端圆,基部的尾渐尖,长约25毫米;花柱顶端几不分枝,柱头头状。瘦果近纺锤形,具8条粗的纵棱,密被绢毛,长约6毫米。冠毛白色,羽毛状,长约8毫米,基部联合。花期3-6月及9-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止血、消肿散结的功效。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外伤出血,瘰疬结核,风寒喘咳。
医家论述
《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用于风寒喘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