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见,中药材。为天南星科植物雪里见ArisaemarhizomatumC.E.C.Fisch.的根茎。分布于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劳伤疼痛,跌打损伤,胃痛,结核性溃疡,疮痈肿毒,毒蛇咬伤。
别名
半截烂、大半夏、独角莲、麻醉药、大麻药、野包谷、蛇包谷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肾经。
形态特征
雪里见,躲雷草、花脸、铁灯台。根茎横卧,圆锥形或圆柱形,长5-9厘米,粗2-3厘米,具节,节上生长达10厘米的圆柱形根。鳞叶2-3,披针形,锐尖,长4-15厘米。叶2,叶柄纤细,长15-35厘米,下部1/2-1/3具鞘,暗褐色或绿色,散布紫色或白色斑块;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5,表面绿色,背面常有紫色斑块,长椭圆形至长圆披针形,渐尖,有时具长2-3厘米的尾尖,基部狭,中裂片具长5毫米的柄,长8-20厘米,宽3-7厘米;侧裂片具短柄或无柄至基部联合,较小,外侧的长5-17厘米,宽1.5-3.5厘米;各裂片侧脉细弱,斜伸,集合脉距边缘2-5毫米。花序柄远短于叶柄,长5-21厘米。佛焰苞黄绿色、黄色、淡红色,具暗紫色或黑色斑点,管部圆柱形,长4-6厘米,直径1.5-2厘米,喉部斜截形,略外卷,不具耳;檐部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9.5厘米,宽3-3.5厘米,渐尖,先端具长6-10厘米的线形长尾。肉穗花序单性,雄花序长2-2.5厘米,粗3-4毫米,雌花序狭圆锥形,长1.5-2厘米,下部粗7毫米;附属器稍伸出喉外,暗紫色,有黑斑,长2-3.5厘米,具长5毫米的细柄,圆柱形,基部截形,粗7毫米,中部以上缢缩为颈状,粗3毫米,先端棒状,顶部有肉质钻形凸起,雄花较疏,下部的具柄,上部的无柄,花药2-3,纵裂。雌花密集,子房近球形,花柱明显,柱头小,近盾状。浆果倒卵形,内有倒卵形种子1枚。花期8-11月,果1-2月成熟。
分布区域
分布于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劳伤疼痛,跌打损伤,胃痛,结核性溃疡,疮痈肿毒,毒蛇咬伤。
医家论述
1.《贵州草药》:“解毒止痛,祛风除湿。主治无名肿毒,劳伤疼痛,风湿麻木。”
2.《湖南药物志》:“散瘀镇痛,解毒消肿。”
3.《湖北中草药志》:“主治外伤出血,痈疽疔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