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丁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毛大丁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毛大丁草,中药材。为菊科植物毛大丁草Gerberapiloselloides(L.)Cass.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行气活血的功效。主治伤风咳嗽,胃脘胀痛,泄泻,痢疾,水肿,淋浊,疮疖肿毒,跌打肿痛,毒蛇咬伤。

别名

小一支箭、一枝香、兔耳风、毛耳风、贴地风、一柱香、白眉、头顶一枝草、贴地消、巴地香、四皮香、满地香、伏地老、天灯芯、锁地虎、白花一支香、头顶一枝香、扑地香、磨地香、银高杯、毛扶郎花

性味归经

苦、辛,凉。

化学成分

含酚类,甙类,还原糖,挥发油,粘胶及叶绿素,紫花前胡甙元,熊果酚甙,醌醇,异山柑子萜醇和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而粗壮,密被白色绵毛;须根多数,暗褐色。叶基生;有短柄;叶片质软而厚,长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2.5-4.5cm,先端钝圆,基部楔形,边缘全缘,幼时上面具柔毛,老时脱落,下面密被白色绵毛。花茎直立,单生,高10-40cm,被淡褐色绵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茎顶端,直径约3.5cm;总苞片2层,条状披针形,外层稍短,背面密被淡褐色绵毛;舌状花白色,雌性,二唇形,外唇伸长,3齿裂,内层细小,2深裂;筒状花两性,花冠稍二唇形。瘦果条状披针形,长约5mm,稍扁,有纵肋和细柔毛,喙在花时极短,成熟时则与瘦果等长;冠毛长约1cm,淡红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8-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行气活血的功效。

主治

伤风咳嗽,胃脘胀痛,泄泻,痢疾,水肿,淋浊,疮疖肿毒,跌打肿痛,毒蛇咬伤。

药理作用

本品所含紫花前胡甙元的异构体有降低血压及对氯化钡引起的大鼠离体肠管痉挛有抑制作用。

医家论述

1.《植物名实图考》:“治小儿食积。”

2.《天宝本草》:“治气痛,痈疽发背,敷疔拔毒。”

3.《分类草药性》:“散寒,治咳嗽,风湿。”

4.《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祛风解毒,散寒止咳。治风寒咳嗽,阴虚白带,梦遗滑精,面部浮肿,并外涂巴骨流痰。”

5.《江西草药》:“行气活血,祛风退热。”

6.《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滞化痰,凉血散瘀。主治感冒发热,咳嗽痰多,小儿食滞,痢疾,跌打肿痛,毒蛇咬伤,疔疮肿毒。”

7.《福建药物志》:“通经活络,宣肺和中,消肿解毒。主治伤风感冒,咳嗽痰多,扁桃体炎,水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炎,肺结核咯血,骨结核,小儿疳积,产后瘀血痛,闭经,跌打损伤,疔疖痈肿,毒蛇咬伤。”

8.《浙江药用植物志》:“清热利尿。主治急性肾炎,咽喉炎,气滞胃脘疼痛,腰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