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子的功效与作用

蒿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青蒿又叫蒿子,为菊科植物青蒿和黄花蒿的全草。本品茎叶似常蒿,唯色深青,故名青蒿。夏、秋两季花将开时采收,以色绿、叶多、香气浓者为佳。除去老茎。鲜用或阴干,切段生用。

功能主治

青蒿味苦、微辛,性寒。归肝、胆经。功能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主治阴虚潮热骨蒸,外感温热暑湿,头目昏晕,疟疾,黄疸,泻痢,疥癣,皮肤瘙痒。

清虚热,用治阴虚火旺的骨蒸潮热和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

1.清暑热、湿热,用治暑热证、暑湿证、湿温证,外用治皮肤瘙痒、湿疹、疥癣;

2.清少阳热,用治邪郁少阳,寒热往来、热重寒轻;

3.截疟,用治疟疾。

典籍记载

1.《本经》:"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留热在骨节间,明目。"

2.《唐本草》:"生按敷金疮,大止血,生肉,止疼痛。"

3.《食疗本草》:"益气,长发,补中,明目,煞风毒。治骨蒸。烧灰淋汁,和石灰煎,治恶疮瘢靥。"

4.《本草拾遗》:"主妇人血气,腹内满,及冷热久痢。秋冬用子,春夏用苗,并捣绞汁朋。亦暴干为末,小便冲服。如觉冷,用酒煮。"

5.《日华子本草》:"长毛发,发黑不老,兼去蒜发,心痛热黄,生捣汁服并敷之。泻痢,饭饮调末五钱匕。"

6.《滇南本草》:"去湿热,消痰。治痰火嘈杂眩晕。利小便,凉血,止大肠风热下血,退五种劳热,发烧怕冷。"

7.《纲目》:"治疟疾寒热。"

8.《本草新编》:"退暑热。"

9.《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食积,洗疥癞。"

药理作用

解热,抗肺损伤,抗矽肺,降血压,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冠脉流量,抗心律失常,保肝,免疫调节,抗细菌,抗病毒,抗原虫,抗肠寄生虫,抗疟,驱蚊虫,抗肿瘤。

延缓衰老作用

促进细胞免疫功能而抑制体液免疫功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治疗衰老病症

慢性支气管炎、尿潴留、皮肤瘙痒症。

便方举例

青蒿银柴胡方(《实用中医内科杂志》):青蒿15~30克,银柴胡12~15克,白芷6~10克,辛夷6~10克。每日1剂,加水煎煮2次,早、晚各服1次。疏风清热,宣肺解毒,用治病毒性感冒,外感风热,发热较重,兼感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喉疼痛,口干欲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