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叶兰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斑叶兰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斑叶兰根,中药材。本品为兰科植物大斑叶兰或小斑叶兰的根茎及根。夏、秋采挖。功能主治为:补虚。

别名

野洋参根

形态特征

大斑叶兰多年生草本。高15-35cm。根茎伸长,匍匐,肉质。茎直立,被长柔毛。叶4-6枚,互生于茎下部,具叶柄;柄长1-2cm,基部具膜质鞘;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8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至浅心形,上面绿色,具黄白色精致的斑纹,花茎直立,高约20cm;总状花序具花5-20余朵,疏生,花序轴被长柔毛;苞片卵状披针形;花偏向一侧,白色或微带红色;萼片卵状披针形,长8-11mm,外面被毛;花瓣卵状倒披针形,唇瓣与萼片等长,基部膨大成半球形的囊,囊内有毛,先端具长圆状披针形的长喙;蕊柱长约为萼片的3/5。蒴果直立,长8-12mm。花期8-9月。

小斑叶兰多年生草本,高8cm~25cm。根状茎伸长,匍匐。茎直立,单一,被白色腺毛,生数枚基生叶。叶片卵状椭圆形,长1.5cm~3cm,顶端锐尖或稍钝,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全缘,上面绿色,有白色不规则条纹和黄褐色斑点,下面灰绿色;叶柄基部鞘状抱茎。总状花序顶生,具数朵至10余朵花,花序轴被腺毛;花苞片披针形,长超过子房;花小,白色,或带绿色或带粉红色,萼片外面被腺毛,中萼片长3mm~4mm,与花瓣靠合成兜状,侧萼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与中萼片等长或略长,顶端钝;唇瓣舟状,长3mm~3.5mm,基部凹陷成囊状,内面无毛,无爪,不裂;合蕊柱短,与唇瓣分离,蕊喙直立,2裂,裂片长可达1.5mm;柱头1个,较大,位于蕊喙之下;子房扭转,疏生腺毛,几无柄。蒴果纺锤形,下垂。

分布区域

大斑叶兰产中国山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越南、泰国、朝鲜半岛南部、日本、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也有。小斑叶兰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安徽、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西藏。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西伯利亚至欧洲、缅甸、印度、不丹至克什米尔地区、北美洲的一些国家也有。

功能

本品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

主治

主治肾气虚弱、头目眩晕、四肢乏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