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新疆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新疆延胡索,中药材。为罂粟科植物灰叶延胡索CorydalisglaucescensRegel、长花延胡索Corydalisschanginii(Pall.)B.Fedtsch.及对叶延胡索CorydalisledebourianaKar.EtKir.的块茎。灰叶延胡索分布于新疆西北部的巩留、伊宁一带;长花延胡索分布于新疆西北部;对叶延胡索分布于新疆西北的霍城、塔城一带。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气滞血瘀所致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别名

西延胡索、延胡索、元胡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肝、脾经。

形态特征

灰叶延胡索:又名新疆元胡。多年生草本,上升至直立,高(6-)10-25厘米。块茎圆球形,直径1-2.5厘米。茎基部以上具1枚鳞片,腋内常具几条分枝,形成本种较特殊的外观,鳞片上部具2-3叶。叶苍白色,较薄,叶柄约与叶片等长,叶片二回三出,一回小叶有时5枚,二回小叶3枚,具短柄,三裂至三深裂,有时掌状4-5裂,裂片全缘,卵圆形至披针形,约长4-5毫米,宽2-3毫米。总状花序明显高出叶,疏具5-12(-22)花。苞片全缘,菱状卵圆形至披针形,约与花梗等长或稍短。花梗纤细,长5-15毫米(栽培条件下可长达25毫米)。花近平展,紫红色,粉红色至白色,龙骨状突起部位暗紫红色至淡绿色。萼片小。外花瓣较宽展,顶端微凹。上花瓣长2-2.5厘米;距长1-1.4 (-1.7)厘米,渐狭,稍上弯;蜜腺体短,长1-1.5毫米,末端钝。下花瓣具宽展的瓣片和较短的爪,具浅囊。内花瓣长7-9毫米,具较宽的苍白色鸡冠状突起。柱头近圆形,具8乳突。蒴果披针形,长1.1-1.7厘米,宽3-4毫米。种子直径1.7-2毫米,种阜带状,狭而长,基部呈不均匀的淡棕色。长花延胡索:又名长距元胡。多年生草本,高10-35厘米,上升或近直立。块茎圆球形或长圆形,直径(1.5-)3-4厘米,质淡灰色。茎基部以上具1鳞片,不分枝或鳞片腋内具1小枝,常具2叶。叶苍白色,较厚,叶柄短,约等于叶片长的1/3,叶片二回三出,具全缘或深裂小叶,裂片卵圆形至披针形,常急尖。总状花序明显高出叶,具5-25花(栽培条件下常多达30花),先密集,后疏离。苞片卵圆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全缘,约与花梗等长。花梗纤细,长5-15毫米,果期长达10-20毫米。萼片小。花红紫色,狭而长。外花瓣狭,渐尖,具色暗的纵脉而龙骨状突起部位尤为明显。上花瓣长3-4厘米;距长2.1-2.8厘米,渐狭,直或末端常弯曲;蜜腺体长约5毫米,钝。下花瓣直,无囊。内花瓣1.4-1.6(-1.8)厘米,顶端暗紫色。柱头近四方形,具6-8乳突,基部下延。蒴果线形,长1.8-2.5厘米,宽2-3毫米,具4-8种子。种子平滑,长约2.5毫米,稍狭,种阜带状,长而狭,基部淡棕色。对叶延胡索:又名对叶元胡、薯根延胡索。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上升或近直立。块茎扁圆球形,马铃薯状,直径4-6厘米。茎不分枝,具2枚对生叶,叶无柄,2-3回三出,末回小叶宽卵形至椭圆形,顶生的约长2.5厘米,宽2厘米,侧生的较小,具明显的纵脉。总状花序明显高出叶,具4-10(-14)花。苞片椭圆形至倒卵形,全缘,多少具短尖。花梗长约2-9(-12)毫米,明显短于苞片,果期多少直立。花具淡紫色顶端和粉红色或近白色的距,稀为红紫色或近白色。萼片小,直径不足1毫米。外花瓣较狭,急尖至渐尖。上花瓣长1.6-2.7厘米;距长9-15(-18)毫米,常上弯,近末端常多少膨大,但有时亦有较细瘦和近直的;蜜腺体明显短于距,约占距长的1/2至2/3,末端上弯。下花瓣瓣片明显反折。内花瓣长9-15毫米。蒴果椭圆形,直立或斜伸,约长10毫米,宽5毫米,具2列种子。种子直径约2-2.5毫米;种阜厚而圆,帽状。

分布区域

灰叶延胡索:分布于新疆西北部的巩留、伊宁一带,是新疆各种块茎类紫堇属植物中分布最广、蕴藏量最大的一种。长花延胡索:分布于新疆西北部。对叶延胡索:分布于新疆西北的霍城、塔城一带。

功能

本品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主治

用于气滞血瘀所致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药理作用

灰叶延胡索:对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内分泌腺皆有作用;止痛作用;子宫兴奋作用。

医家论述

《新疆中草药》:“辛、微苦,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