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韭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韭根,中药材。为百合科植物韭AlliumtuberosumRottl.exSpreng的根。全国广泛栽培。具有温中,行气,散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里寒腹痛,食积腹胀,胸痹疼痛,赤白带下,衄血,吐血,漆疮,疮癣,跌打损伤。

别名

韭菜根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经。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45cm。具特殊强烈气味。根茎横卧,鳞茎狭圆锥形,簇生;鳞茎外皮黄褐色,网状纤维质。叶基生,条形,扁平,长15-30cm,宽1.5-7mm。总苞2裂,比花序短,宿存;伞形花序簇生状或球状,多花;花梗为花被的2-4倍长;具苞片;花白色或微带红色;花被片6,狭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4.5-7mm;花丝基部合生并与花被贴生,长为花被片的4/5,狭三角状锥形;子房外壁具细的疣状突起。蒴果具倒心形的果瓣。花、果期7-9月。

功能

本品具有温中、行气、散瘀、解毒的功效。

主治

用于里寒腹痛,食积腹胀,胸痹疼痛,赤白带下,衄血,吐血,漆疮,疮癣,跌打损伤。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2.溶血作用

3.祛痰作用

医家论述

《纲目》:“温。”

《医林纂要·药性》:“甘、辛、酸,热。”

《别录》:“主养发。”

《本草拾遗》:“叶及根生捣汁服,解药毒,疗狂狗咬人欲发者,亦杀诸蛇、虺、蝎、恶虫毒。又捣根汁多服,主胸痹骨痛不可触者。”

《纲目》:“功用与韭叶相同。”

姚可成《食物本草》:“治诸癣。”

《医林纂要·药性》:“大补命火,去瘀血,续筋骨,逐陈寒,疗损伤;加酒服之,回阳救急。”

《分类草药性》:“清风热,消食积,治女子劳复,明目清昏,补遗精,止鼻衄,清虚火,搽疳疮,熏喉蚁痒。”

《现代实用中药》:“治吐血及衄血,又捣汁涂漆疮。”

《福建药物志》:“下气,消瘀。主治过敏性紫癜,鼻衄,倒经,血崩,漆疮,乳腺炎,误吞金属针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