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副作用及禁忌

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副作用及禁忌

赤石脂,又称赤符、红高岭、赤石土、吃油脂、红土等,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土的一种红色块状体,主含含水硅酸铝。

性味归经

甘、涩,温。归胃、大肠、肾经。

功能主治

赤石脂具有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的功效,主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带下、溃疡不敛、湿疹脓水浸淫。现代常用于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月经过多、外伤出血等。

1.涩肠止泻

赤石脂甘温调中,味涩质重,入于胃肠,长于涩肠止泻,尚可止血,为久泻久痢、下痢脓血之常用药物。治泻痢日久、滑脱不禁、脱肛等症,常与禹余粮相须为用,如《伤寒论》赤石脂禹余粮汤;若虚寒下痢,便脓血不止者,常与干姜、粳米同用,如《伤寒论》桃花汤。

2.收敛止血

赤石脂味涩能收敛止血,质重入于下焦,而以崩漏、便血者为多用。治崩漏,常与海螵蛸、侧柏叶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滋血汤;治便血、痔出血,常与禹余粮、龙骨、地榆等药同用。本品温涩,既可固冲,又可止带,配伍鹿角霜、芡实等药,可用于妇女肾虚带脉失约,日久而赤白带下者。

3.敛疮生肌

赤石脂外用有收湿敛疮生肌的功效。治疮疡久溃不敛,可与龙骨、乳香、没药、血竭等同用,研细末,掺于疮口。此外,外用亦治湿疮流水、外伤出血等。

药理作用

主含水化硅酸铝,氧化铁等物质。内服能吸附消化道的毒物,如磷、汞、细菌毒素及食物异常发酵的产物等。对发炎的胃肠黏膜有保护作用。对胃肠出血有止血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