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的工艺要求是:顺,齐,平,匀,洁。顺是指直线挺直,曲线圆顺;齐是指针迹整齐,边缘无参差现象;平是指手势准确,绣面平服,丝缕不歪斜;匀是指针距一致,不露底,不重叠;洁是指绣面光洁,无墨迹等污渍。下面,一起跟小编看看“刺绣有哪些”。
(一)苏绣2>
苏绣已有两千六百多年历史,在宋代已具相当规模,当时的苏州就有绣衣坊、绣花弄、滚绣坊、绣线巷等生产集中的坊巷。明代,苏绣已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影响较广。清代为苏绣盛期,当时的皇室绣品,多出自苏绣艺人之手;民间刺绣更是丰富多彩。清末时,沈寿首创“仿真绣”,饮誉中外,她曾先后在苏州、北京、天津、南通等地收徒传艺,培养了一代新人。20世纪30年代,丹阳正则女子职业学校绘绣科主任杨守玉,创始乱针绣,丰富了苏绣针法。苏州刺绣,素以精细、雅洁著称。图案秀丽,色泽文静,针法灵活,绣工细致,形象传神。技巧特点可概括为“平、光、齐、匀、和、顺、细、密”八个字。针法有几十种,常用的有齐针、抢针、套针,以及网绣、纱绣等。绣品分两大类:一类是实用品,有被面、枕套、绣衣、戏衣、台毯、靠垫等;一类是欣赏品,有台屏、挂轴、屏风等。取材广泛,有花卉、动物、人物、山水、书法等。双面绣《金鱼》《小猫》是苏绣的代表作。苏绣先后80多次作为馈赠国家元首级礼品,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有100多人次赴国外作刺绣表演。
(二)湘绣2>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品的J急称。湘绣是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清代嘉庆年间,长沙县就有很多妇女从事刺绣,光绪二十四年(1898),出色绣工胡莲仙的儿子吴汉臣,在长沙开设第一家自绣自销的“吴彩霞绣坊”,作品精良,流传各地,湘绣从而闻名全国。清光绪年间,宁乡杨世悼倡导湖南民间刺绣,长期深入绣坊,绘制绣稿,还创造了多种针法,提高了湘绣艺术水平。早期湘绣以绣制日用装饰品为主,以后逐渐增加绘画性题材的作品。湘绣的特点是用丝绒线(无捻绒线)绣花,劈丝细致,绣件绒面花型具有真实感。湘绣常以中国画为蓝本,色彩丰富鲜艳,十分强调颜色的阴阳浓淡,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湘绣以特殊的m毛针绣出的狮、虎等动物,毛丝有力、威武雄健。
(三)粤绣2>
粤绣历史悠久,相传最初创始于少数民族,与黎族所制织锦同出一源。至清代粤绣得到了更大发展。粤绣构图繁而不乱,色彩富丽夺目,针步均匀,针法多变,纹理分明,立体感强。粤绣品类繁多,欣赏品主要有条幅、挂屏、台屏等;实用品有被面、枕套、床媚、披巾、头巾、台帷和绣服等。粤绣一般多为写生花鸟,富于装饰味,常以凤凰、牡丹、松鹤、猿、鹿以及鸡、鹅等为题材,混合组成画面;妇女衣袖、裙面,则多为满地折枝花,铺绒极薄,平贴绣面;配色选用反差强烈的色线,常用红绿相间,鲜艳炫目,宜于渲染欢乐热闹气氛。
(四)蜀绣2>
蜀绣又称“川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蜀绣历史悠久,据晋代常壕《华阳国志》载,当时蜀中刺绣已很闻名,同蜀锦齐名,都被誉为蜀中之宝。清代道光时期,蜀绣已形成专业生产,当时成都市内有很多绣花铺,既绣又卖。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题材内容有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蜀绣的针法经初步整理,有套针、晕针、斜滚针、旋流针、棚参针、编织针等100多种;品种有被面、枕套、绣衣、鞋面等日用品和台屏、挂屏等欣赏品,以绣制龙凤软缎被面和传统产品《芙蓉鲤鱼》最为有名。蜀绣的特点: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富有立体感,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缝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等,刺绣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如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术品装饰。